成語: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
拚音 wài jǔ bù qì chóu nèi jǔ bù shī qīn
解釋 舉:推薦;棄:丟棄;失:失掉;親:親屬。推薦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不遺棄,即使是自己的親屬也不遺漏。形容辦事公正。
出處 《左傳•僖公二十一年》:“祁大夫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其獨遺我乎?”
典故
舉:推薦。
親:親屬。
推舉外麵的人,即令是仇人也不遺棄;推舉身邊的人,即令是親屬也不漏失。
形容辦事公正。
《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其仇也。將立而卒。又問焉,對曰:‘午可也。’於是使祁午為中軍尉。”(午:祁奚的兒子。)同書《僖公二十一年》:“叔向曰:‘祁大夫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其獨遺我乎?’”也作 ①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
《屍子》卷上:“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仁者之於善也,無擇也,無惡也,唯善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