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天人感應
拚音 tiān rén gǎn yìng
解釋 感應:交感相應,指互相受對方影響而發生相應的變化。指自然現象可以顯示人世災祥。
出處 唐·陳子昂《諫政理書》:“天人相感,陰陽相和。”
例子 話說武王為天子,~,民安物阜,天降祥瑞,萬民無不悅服。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八回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感應:交感相應,指互相受到對方影響而發生相應的變化。
漢朝大儒董仲舒等的唯心主義說法,認為有意誌的天與世間的人能夠交感相應,多指自然現象可以顯示人世災祥。
茅盾《白居易及其同時代的詩人》:“白居易這段議論,因襲漢儒天人感應之說。”也作 ① 【天人相感】。
唐.陳子昂《諫政理書》:“天人相感,陰陽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