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拚音 shī héng biàn yě xuè liú chéng hé
解釋 屍體到處橫著,鮮血流成了河。形容被殺的人極多。
出處 隋·祖君彥《檄洛州文》:“屍骸蔽野,血流成河,積怨滿於山川,號哭動於天地。”
例子 不料~。 清·黃小配《洪秀全演義》第三十四回
典故
橫:雜亂。
遍:到處。
形容被殺死的人極多。
《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直殺到天明,卻才收軍。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洪秀全演義》第三十四回:“不料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也作 ① 【屍橫遍野,血流成渠】。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後來弄到互相殘殺,屍橫遍野,血流成渠,把全個法國都變做恐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