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上之所好,下必甚焉
拚音 shàng zhī suǒ hào xià bì shèn yān
解釋 上:居上位的人;好:愛好;甚:更厲害。居上位的人有哪一種愛好,在下麵的人必定愛好得更厲害。指上行下效,影響深重。
出處 《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例子 改政移風,必有其本,~。 《後漢書》載《城中謠》
典故
其他 上邊的人愛好什麽,下邊的人就一定會愛好更甚。
語本《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資治通鑒·唐高宗上元二年》:“人之慕名,如水趨下,~。”△多作貶義。
用於上行下效方麵。
→上行下效。
也省作“上好下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