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拚音 mù xiù yú lín fēng bì cuī zhī
解釋 秀:出眾,突出;摧:摧殘。高出森林的大樹總是要被大風先吹倒。比喻才能或品行出眾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責。
出處 三國·魏·李康《運命論》:“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前鑒不遠,覆車繼軌。”
例子 ~。辮亮於人,擇而剪之。一場少年玩笑,因地位懸殊,便何其鄭重。 金庸《鹿鼎記》第十二一回
語法 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書麵語
典故
秀:特出。
樹木在林叢中生長特出,必定會遭到狂風的摧殘。
比喻優異出眾之人,往往遭致別人的非議毀謗。
語出三國.魏.李康《運命論》:“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舊唐書.劉晏等傳.論》:“嗚呼,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常袞見忌於前,楊炎致冤於後,可為長歎息矣。”楊江柱《次要人物形象的深遠意境》(《芳草》1982年12期):“小紅在《紅樓夢》中著墨不多,卻蘊涵著深遠的意境。總起來說,這個次要人物形象,顯示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生活圖景,寄寓了深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