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囹圄空虛
拚音 líng yǔ kōng xū
解釋 囹圄:監獄。監獄裏沒有在押的犯人。形容社會安定,政治清明時,犯罪的人很少。
出處 《管子•五鋪》:“故善為政者,田疇墾而國邑實,朝廷閑而官府治,公法行而麽曲止,倉廩食而囹圄空。”
例子 家給人足,蓄積有餘,~。 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
典故
囹圄:監獄。
獄中無人。
形容政治開明,罪犯極少。
《文選.東方朔〈非有先生論〉》:“家給人足,畜積有餘,囹圄空虛。”《淮南子.主術訓》:“法寬刑緩,圖圄空虛。”《北齊書.循吏傳.房豹》:“豹階廷簡靜,囹圄空虛。”也作【囹圄生草】。
《隋書.劉廣傳》:“獄中無係囚,囹圄生草。”另有【圖圄充積】。
形容罪犯很多。
《宋書.王弘傳》:“雖複厲以重勸,肅以嚴威,適足令圄囹充積,而無救於事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