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理固當然
拚音 lǐ gù dāng rán
解釋 理:道理;當然:應該這樣。按道理應當這樣。
出處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篇》:“非辯也,理當然耳。”
例子 詹事張九思曰:“正臣防微,~。”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一百八十七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理應如此
典故
見“理所當然”。
宋·蘇軾《始皇論中》:“始皇既平天下,分都邑,置守宰,~。”
近義詞 理所當然
英語 as it ought to be
拚音 lǐ gù dāng rán
解釋 理:道理;當然:應該這樣。按道理應當這樣。
出處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篇》:“非辯也,理當然耳。”
例子 詹事張九思曰:“正臣防微,~。”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一百八十七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理應如此
見“理所當然”。
宋·蘇軾《始皇論中》:“始皇既平天下,分都邑,置守宰,~。”
近義詞 理所當然
英語 as it ought to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