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家醜不可外揚
拚音 jiā chǒu bù kě wài yáng
解釋 家裏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揚。
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僧問:‘化城鑒如何是各尚家風?’曰:‘不欲說。‘曰:‘為甚如此?’曰:‘家醜不外揚。’”
例子 家醜不可外揚,倘若傳互外邊,被人恥笑,事已至此,且再作區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八)
語法 作賓語、分句;指家庭不體麵的事不應宣揚
典故
《五燈會元.玄門偃禪師法嗣》:“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不欲說以人。’曰:‘為什麽卻如此?’師曰:‘家醜不外揚。’”
家中的醜事不可對外人宣揚,以免丟人敗興。
《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瑞仙亭》:“欲要訟之於官,爭奈家醜不可外揚,故爾中止。”
《古今雜劇》元.白樸《牆頭馬上》二:“家醜事不可外揚,兀那漢子,我將你拖到官中,不道的饒了你哩!”
近義詞 家醜不可外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