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積羽沉舟
拚音 jī yǔ chén zhōu
解釋 羽毛雖小,積多了也能把船壓沉。比喻小小的壞事積累起來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出處 《戰國策·魏策一》:“臣聞積羽沉舟,群輕折軸。” 積羽沉舟的故事
例子 難道是~,這金銀嗬反為輕載。 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三折
語法 作謂語、定語;比喻積小患可致大災
典故
比喻積輕成重,積小患而致大災。
《淮南子·繆稱訓》: “君子不謂小善不足為也而舍之,小善積而為大善,不謂小不善為無傷而為之,小不善積而為大不善,是故積羽沉舟,群輕折軸,故君子禁於微。”●《戰國策·魏策一》: “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曰:‘且夫從人多奮辭而寡可信,說一諸侯之王,出而乘其車,約一國而反,成而封侯之基。是故天下之遊士,莫不日夜搤腕瞋目切齒以言從之便,以說人主。人主覽其辭,牽其說,惡得無眩哉? 臣聞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故願大王之熟計之也。’ ” 另見《史記·張儀傳》。
從: 通 “縱” 。
奮辭: 猶狂言。
戰國縱橫家張儀去秦相魏,遊說魏哀王事奉秦王,他告誡哀王不要聽信合縱狂言,否則猶如羽毛積累多了,足以沉船。
近義詞 蟻穴潰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