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禍從天降
拚音 huò cóng tiān jiàng
解釋 降:落下。比喻突然遭到了意外的災禍。
出處 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三折:“則為那窈窕娘,不招你個俊俏郎,弄出這一番禍從天降。”
例子 正是禍從天降,災向地生。(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六回)
語法 作賓語;指意外飛來的災禍
歇後語 冬天打雷
災禍於意料之外突然降臨。
出自唐人劉瞻之語。
劉瞻,字幾之,彭城(今江蘇徐州)人。
大中年間進士及第。
鹹通初累遷太常博士,後又為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
鹹通十年(809年)為宰相。
次年,唐懿宗愛女同昌公主因久病不治而死亡。
懿宗大怒,下令將醫官韓宗召、康仲殷連同他們的親屬三百餘人逮捕下獄。
劉瞻為此上書直諫,其中提到:被牽連下獄的韓宗召和康仲殷的親族達三百餘人,他們都說:宗召受到皇帝恩典時,他們一點好處也未沾到;宗召下藥時,也未和他們商議過。
這是上天突然降下的災禍,並不是自己犯下的過錯,因此到處歎息、議論。
但懿宗沒有采納他的意見,並將其貶為康州刺史,與他關係比較密切的也都遭到貶逐。
【出典】:《舊唐書》卷177《劉瞻傳》4606頁:“自陛下雷霆一怒,朝野震驚,囚九族於狴(bì畢)牢,因兩人之藥誤。老幼械係三百餘人,鹹雲:‘宗召荷恩之日,寸祿不沾,進藥之時,又不同議。此乃禍從天降,罪匪己為。’物議沸騰,道路嗟歎。”
【例句】:元、孔文卿《東窗事犯》一折:“則那逆天的天不教命亡,順天的禍從天降。”
反義詞 喜從天降
英語 calamity descended from the sky
日語 災難(さいなん)が降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