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旱魃為虐
拚音 hàn bá wèi nüè
解釋 旱魃:古代傳說中能讚成旱災的怪物;虐:災害。指旱災。
出處 《詩·大雅·雲漢》:“旱魁為虐,如惔如焚。”
例子 而地震之後,霧氣白濁,日月不光,旱魃為虐,大賊從橫,流血丹野,庶品不安,譴誡累至,殆以奸臣權重之所致也。(《後漢書·皇甫規傳》
語法 作謂語、賓語;指發生旱災
典故
《詩.大雅.雲漢》:“旱魃為虐,如惔如焚。”唐.孔穎達疏:“《神異經》曰:‘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裏,一名旱母。’”旱魃、旱母,皆指能造成旱災的鬼怪。
後因以“旱魃為虐”作為大地發生旱災的典故。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皇甫規傳》:“而地震之後,霧氣白濁,日月不光,旱魃為虐,大賊縱橫,流血丹野,庶品不安,譴誡累至,殆以奸臣權重之所致也。”宋.陸遊《嚴州施大斛疏》:“旱魃為虐,念莫釋於眾憂;飯香普熏,敢恭陳於淨供。”
近義詞 旱魃為災
反義詞 河伯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