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含辛茹苦
拚音 hán xīn rú kǔ
解釋 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盡辛苦。
出處 宋·蘇軾《中和勝相院記》:“無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萬億生而後成。”
例子 他想起母親十多年來含辛茹苦的生活所指望者,就是他,然而現在她將不再看見他的兒子了。(茅盾《一個女性》)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比喻忍受千辛萬苦
典故
茹:吃。
喻指忍受種種辛苦。
梁啟超《袁世凱之解剖》:“吾民於萬無可忍之中,猶含辛茹苦以忍之。”劉白羽《第二個太陽》一章:“一個軍人之於大自然,就如同一個獵手之於大森林一樣,不論怎樣含辛茹苦,都已處之泰然。”亦作“茹苦含辛”。
宋.蘇軾《中和勝相院記》:“佛之道難成,言之使人悲酸愁苦。其始學之,皆入山林,踐荊棘蛇虺,袒裸雪霜,或刲割屠膾,燔燒烹煮,以肉飼虎豹鳥烏蚊蚋,無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萬億生而後成。”清.無名氏《亡國恨.結黨》:“想俺嗬,龍泉夜夜鳴,似訴不平,願茹苦含辛,做個荊卿。”巴金《生》:“在活著的時候為非作歹,或者茹苦含辛以積來世之福——這樣的人也是常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