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海底撈月
拚音 hǎi dǐ lāo yuè
解釋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隻能白費力氣。
出處 唐·釋元覺《永嘉證道歌》:“鏡裏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
例子 訪拿先前的兩個轎夫,卻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無蹤,海底撈月。(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七)
語法 作賓語;指白費力氣
典故
比喻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郭沫若《洪波曲》一二章一:“兩人便決定去碰運氣,在附近去找尋車子的修理站。我在心裏想:這不等於是海底撈月嗎?”亦作“海中撈月”。
《初刻拍案驚奇》二七回:“卻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無蹤,海中撈月。”
反義詞 立杆見影 , 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