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國是日非
拚音 guó shì rì fēi
解釋 國是:國家大事。國家的前景一天不如一天。
出處 明·餘繼登《典故紀聞》卷十:“自是朝政反複,國是日非。”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局勢等
典故
國是:國家大計。
國家大事一天比一天壞。
明.餘繼登《典故紀聞》卷十:“自是朝政反複,國是日非,卒至夷虜之禍。”又有【國事蜩(tiáo)螗(táng)】。
(蜩:蟬。螗:一種似蟬而小的蟲。蜩螗:蟬鳴聒人,因而指紛擾不寧。)指國家處於紊亂不安狀態。
《民國通俗演義》第一百一十五回:“但現在國事蜩螗,人心震動,外交失敗,內政不修,正是岌岌可危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