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公車上書
拚音 gōng chē shàng shū
解釋 公車:漢代官署名,後也代指舉人進京應試。原指入京請願或上書言事,也特指入京會試的人上書言事。
出處 《史記·東方朔傳》:“朔初入長安,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千奏牘。”《漢書·張敞傳》:“天子思敞攻效,使使者即家所在召敞。敞……即裝隨使者詣公車上書。”
例子 製台原是不得已之舉,台民不甘臣日,~反抗,列名的千數百人。 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政事
公車:官署名。
漢衛尉下屬機構,設公車令,掌宮殿中司馬門之警衛,並負責以公車接送被征召者、應舉者、上書者。
故稱上書言事或入京請願為“公車上書”。
此典指東方朔初到長安(今陝西西安),即上書言事。
後以此典形容大臣向皇帝上書言事;或特指入京會試之舉人上書言事。
東方朔(前154年——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厭次(今山東陵縣東北)人。
性詼諧滑稽,善辭賦。
漢武帝初即位,征舉方正賢良材力之士,東方朔愛好古代流傳之書籍和儒家經學,廣泛地閱覽許多諸子百家之書。
東方朔初到長安時,就到公車官署上奏章給漢武帝。
【出典】:《史記》卷126《滑稽列傳·東方朔》3205頁:“武帝時,齊人有東方生(東方先生)名朔,以好古傳書,愛經術,多所博觀外家之語(即“外家傳語”)。
朔初入長官,至公車上書。
”
【例句】:漢·班固《漢書·張敞傳》:“天子思敞功效,使使者即家在所召敞。敞……即裝隨使者詣公車上書。” 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正在北京會試的各省舉子也紛紛集會、請願,康有為即曾聯絡其中的一千餘人,舉行了著名的‘公車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