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拚音 gè yǒu suǒ cháng xiāng qīng suǒ duǎn
解釋 長:長處;短:不足。各自以自己的長處,輕視別人的不足之處。
出處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例子 但我們現在所處的並非漢魏之際,也不必恰如那時的文人,一定要“~。” 魯迅《“文人相輕”》
語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處事
典故
各人以自己在某方麵的長處,而輕視別人在某方麵的不足之處。
語出三國.魏文帝《典論.論文》:“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文人相輕”》:“但我們現在所處的並非漢魏之際,也不必恰如那時的文人,一定要‘各以所長,相輕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