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 dàng rán wú yú
解釋 蕩:洗滌;蕩然:幹淨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淨。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出處 南朝·梁·任昉《為梁武帝集墳籍令》:“近災起柏梁,遂逐渠閣,青編素簡,一同煨燼,湘囊綖柣,蕩然無餘。”
語法 作謂語、狀語;指消失
南朝·梁·任昉《為梁武帝集墳籍令》:“近災起柏梁,遂逐渠閣,青編素簡,一同煨燼,湘囊綖柣,蕩然無餘。”
近義詞 蕩然無存 , 蕩然一空
探索更多與“蕩然無餘”相關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