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拚音 cōng míng yī shì měng dǒng yī shí
解釋 懵懂:頭腦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人一輩子都很精明,但有時一下子糊塗。指聰明人也會犯錯誤。
出處 懵懂:頭腦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人一輩子都很精明,但有時一下子糊塗。指聰明人也會犯錯誤。
例子 雪公!你真正是~。 高陽《胡雪岩全傳·平步青雲》上冊
語法 作賓語、定語、分句;指聰明人也會犯錯誤
典故
懵( ㄇㄥˇ měng )懂:糊塗。
形容人一輩子聰明,但在某一時間某一事件的處理上卻糊塗了。
語出《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長安》:“我杜子春聰明一世,懵懂一時。”《兒女英雄傳》二六回:“姐姐,怎麽拿著你這等一個人,聰明一世,懵懂一時起來?”《九命奇冤》一三回:“宗孔道:‘侄老爹,你聰明一世,為甚要懵懂一時?’”後多引作〔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駱駝祥子.一四》:“六十九歲的人了,反倒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教一群猴兒王八蛋給吃了!”《烈火金鋼》二〇回:“都說你有七十二個心眼兒,九十六個轉軸兒,可怎麽你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呢?”
近義詞 聰明一世,糊塗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