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冠絕一時
拚音 guàn jué yī shí
解釋 冠絕:遙遙領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首屈一指。
出處 《晉書·劉聰載記》:“十王習擊刺,猿臂善射,彎弓三百斤,膂力驍捷,冠絕一時。”
例子 凝古辭學精敏,義理該通,凡數千言,冠絕一時,天下仰風。(五代·五王保《唐摭言》卷十)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首屈一指
典故
冠絕:遠遠超過。
指某一時期堪稱第一名。
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前趙錄.劉聰》:“膂力驍捷,冠絕一時。”《太平廣記》卷四九〇引《東陽夜怪錄》:“且和尚器識非凡,岸穀深峻,必當格韻才思,冠絕一時。”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一回:“這位孔老先生學問文章既已冠絕一時,況且事事皆曾親曆,講來一定越發親切有味。”也作【冠絕時輩】。
《晉書.劉琨傳》:“時征虜將軍石崇河南金穀澗中有別廬,冠絕時輩,引致賓客,日以賦詩。”又有【冠絕古今】。
指超過古往今來的人或物。
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一:“壽皇(宋孝宗)聖孝,冠絕古今。”
近義詞 冠絕時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