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刮目相待
拚音 guā mù xiāng dài
解釋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舊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或事物。
出處 《三國誌·吳誌·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例子 君舉亦甚別,皆應~。 宋·陳亮《與吳益恭安撫書》
語法 作謂語、賓語;用於取得顯著成績
典故
《三國誌.吳書.呂蒙傳》裴鬆之注引《江表傳》:“蒙始就學,篤誌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後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畏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複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
呂蒙是吳國名將,孫權勸他讀書涉獵古今,他從此刻苦學習,後大有長進。
後以“刮目相待”或“刮目相看”形容對人進步的肯定與讚揚。
《北史.楊愔傳》:“常謂秦王不甚察慧,從今更欲刮目視之。”錢來蘇《重到延安謁林老即呈一律詩》:“五年創造超形化,豈值阿蒙刮目看。”
反義詞 視同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