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顧影自憐
拚音 gù yǐng zì lián
解釋 顧:看;憐:憐惜。回頭看看自己的影子,憐惜起自己來。形容孤獨失意的樣子,也指自我欣賞。
出處 晉·陸機《赴洛道中作》:“佇立望故鄉,顧影淒自憐。”
例子 科亦顧影自憐,矜其容色,高其聲價,不屑一切。(清·張潮《虞初新誌·板橋雜記》)
語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孤獨失意
典故
顧:顧看。
憐:憐惜。
自望形影,憐惜身世。
形容孤獨失意的情狀。
晉.束皙《貧家賦》:“債家至而相敦,乃取東而償西;行乞貸而無處,退顧影以自憐;衒賣業而難售,遂前至於饑年。”唐.皮日休《九諷係述.絜死》:“顧影兮自憐,撫躬兮永訣,鬼慘兮天愁,雨泣兮泉咽。”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文壇三戶》:“所以那些作品,即使摹擬到和破落戶的傑作幾乎相同,但一定還差一塵:他其實並不‘顧影自憐’,倒在‘沾沾自喜’。”也形容自我欣賞的情狀。
清.餘懷《板橋雜記.董白》:“董白字小宛,一字青蓮,天姿巧慧,容貌娟妍,七八歲時,阿母教以書翰,輒了了,少長顧影自憐,針神曲聖,食譜茶經,莫不精曉。”梁啟超《傷心之言》:“又如豢猴,沐而冠之,則顧影自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