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骨騰肉飛
拚音 gǔ téng ròu fēi
解釋 騰:跳躍。形容奔弛迅速。也形容神魂飄蕩。
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走追奔獸,手接飛鳥,骨騰肉飛,拊膝數百裏。”
例子 慶忌骨騰肉飛,走逾奔馬,矯捷如神,萬無莫當。(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七十四回)
語法 作謂語、狀語;形容神魂顛倒
典故
①形容奔馳迅速。
《東周列國誌》第七四回: “慶忌骨騰肉飛,走逾奔馬,矯捷如神,萬夫莫當,子恐非其敵也! ” ②形容神魂飄蕩。
《隋書·地理誌》: “齊郡舊日濟南,其俗好教飾子女淫哇之聲,能使骨騰肉飛,傾詭人目。” ●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 “王曰: ‘慶忌之勇,世所聞也。筋骨果勁,萬人莫當。走追奔獸,手接飛鳥,骨騰肉飛,拊膝數百裏。吾嚐追之於江,駟馬馳不及。射之,暗接矢不可中。” 相傳春秋吳王之子慶忌,動作敏捷,行動神速。
駟馬追之不及,箭射之不中。
近義詞 神魂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