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高談闊論
拚音 gāo tán kuò lùn
解釋 多指不著邊際地大發議論。
出處 元·賈仲名《對玉梳》第一折:“倚仗著高談闊論,全用些野狐涎,撲子弟、打郎君。”
例子 柴進高談闊論,一片言語,婁敏中大喜,就留柴進在相府管待。(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十六回)
語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範圍廣泛地談論
歇後語 對著月亮演講;坐飛機看報紙
形容言談高妙廣博。
也指不切實際的空洞議論。
唐.呂岩《徽宗齋會》詩:“高談闊論若無人,可惜明君不遇真。”明.徐霖《繡襦記.偽儒樂聘》:“喜高談闊論,唾落珠璣,中原雅韻何消記,南蠻鴂舌且休題,總是儀秦仗我說詞。”《三俠五義》二一回:“今日這一暢快,真是非常之樂。換盞傳杯,高談闊論。”亦作“闊論高談”。
宋.許應龍《省試策問》:“闊論高談者若善謀,輕舉妄動者若敢為。”元.曾瑞《醉花陰.懷離》套曲:“想才郎豐鑒,貌堂堂闊論高談。”
英語 talk in a high-flown way
俄語 вести возвышенные разговóры
日語 長広舌(ちょうこうせつ)をふるう,大いに弁舌(べんせつ)をふるう
法語 discourir avec animation
德語 über etwas lang und breit re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