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高冠博帶
拚音 gāo guān bó dài
解釋 冠:帽子;博:大;帶:衣帶。戴著高大的帽子,係著寬闊的衣帶。形容儒生的裝束。也比喻穿著禮服。
出處 《墨子·公孟》:“昔者齊桓公,高冠博帶,金劍木盾,以治其國。”
語法 作賓語、定語;形容儒生的裝束
典故
戴著高大的帽子,係著寬闊的衣帶。
形容儒生的裝束,或指穿著禮服。
《墨子.公孟》:“昔者齊桓公,高冠博帶,金劍木盾,以治其國。”亦作“蛾冠博帶”。
元.關漢卿《謝天香》一折:“恰才耆卿說道好覷謝氏,必定是峨冠博帶一個名士大夫,你與老夫說咱。”《三國演義》三七回:“忽人報:‘門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帶,道貌非常,特來相探。’”魯迅《二心集.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他們抱著一種幻想,以為隻要將滿洲人趕出去,便一切都恢複了‘漢官威儀’,人們都穿大袖的衣服,峨冠博帶,大步地在街上走。”
近義詞 峨冠博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