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引短推長
拚音 yǐn duǎn tuī cháng
解釋 指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顯人之長。
出處 《南史•劉峻傳》:“武帝每集文士策經史事,時範雲、沈約之徒皆引短推長,帝乃悅,加其賞齎。”
例子 明·李贄《讀史·曹公二首》:“況沈、謝~,僧虔禿筆自免,孝標空續《辨命》哉?”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典故
謂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顯人之長。
《南史.劉峻傳》:“武帝每集文士策經史事,時範雲、沈約之徒皆引短推長,帝乃悅,加其賞賚。會策錦被事,鹹言已罄,帝試呼問峻,峻時貧悴冗散,忽請紙筆,疏十餘事,坐客皆驚,帝不覺失色。自是惡之,不複引見。”明 李贄《讀史.〈曹公二首〉之二》:“況沈 謝引短推長,僧虔禿筆自免,孝標空續《辨命》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