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物極則反
拚音 wù jí zé fǎn
解釋 事物發展到極限就會向相反的方麵轉化。
出處 《鶡冠子•環流》:“美惡相飾,命曰複周;物極則反,命曰環流。”
例子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4卷:“自古道:~,人急計生。”
語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勸誡人
典故
亦作“物極必反”。
指事物發展到極度時,就會走向反麵。
美善和醜惡互相襯托,共同組成一個整體。
事物發展到了極限就向相反方麵發展變化,這種現象可以稱之為“環流”。
【出典】:《鶡冠子·環流》:“美惡相飾,命曰複周;物極則反,命曰環流。”
【例句】:南宋·朱熹《近思錄》一《道體》:“伊川(程頤)曰:‘如《複卦》言七日來複,其間無不斷續,陽已複生,物極必反,其理須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