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忘寢廢食
拚音 wàng qǐn fèi shí
解釋 寢:睡覺。廢:廢止,停止。形容專心致誌地幹謀一件事情,連睡覺、吃飯都顧不上了。
出處 宋·司馬光《進五規狀·遠謀》:“臣竊見國家每邊境有急,羽書相銜,或一方饑饉,餓莩盈野,則廟堂之上焦心勞思,忘寢廢食以憂之。”
例子 無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刻苦努力
典故
忘記了睡覺,顧不得吃飯。
形容對某事專心致誌或忘我地工作、學習。
宋 司馬光《遠謀》:“臣竊見國家每邊境有急,羽書相銜,或一方饑饉,餓莩盈野,則廟堂之上,焦心勞思,忘寢廢食以憂之。”宋 劉跂《趙氏〈金石錄〉序》:“好古之誌忘寢廢食而求,常恨不廣爾,豈專以為玩哉!”亦作“忘餐廢寢”。
元朱庭玉《行香子.癡迷》套曲:“饑不忺進飲食,臥不能安床枕,豈止道忘餐廢寢。”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賭符》:“忘餐廢寢,則久入成迷;舌敝唇焦,則相看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