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同聲相求
拚音 tóng shēng xiāng qiú
解釋 指誌趣相同者互相吸引、聚合。
出處 唐·蕭穎士《江有歸舟》:“同聲相求,爾後我先,安得而不問哉?”
例子 無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交往
典故
同“同聲相應”。
唐 蕭穎士《江有歸舟》詩序:“於戲!彼以我為僻,爾以我為正。同聲相求,爾後我先,安得而不問哉?”季羨林《西諦先生》:“處境相同,容易引起類似同病相憐的感情;愛好相同,又容易同聲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