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內修外攘
拚音 nèi xiū wai rǎng
解釋 對內整治國政,對外抵禦敵人。修亦作“修”。
出處 宋·胡錡《擬力田詔》:“顧惟禮耕義種之賢,足副內修外攘之誌。”
例子 觀於《垂拱》《奏劄》二篇及《戊午讜議序》,反複以天經地義~不可逆為言。 明·張綸《林泉隨筆》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治政等
典故
對內整治國政,對外抵禦敵人。
宋 胡錡《擬力田詔》:“顧惟禮耕義種之賢,足副內修外攘之誌。”明 張綸《林泉隨筆》:“觀於《垂拱》《奏劄》二篇及《戊午讜議序》,反複以天經地義內修外攘不可逆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