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方寸之地
拚音 fāng cùn zhī dì
解釋 指心。
出處 《列子·仲尼篇》:“文摯乃命龍叔背明而立,文摯自後向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 方寸之地的故事
例子 尋省遭罹,萬重不幸。方寸之地,自不能言;求人見諒,豈複容易?(唐·劉禹錫《上杜司徙啟》)
語法 作賓語;指心
故事 春秋時期,道家學者龍叔去請教宋國名醫文摯。龍叔講述他的病情,榮譽與指責對他是無動於衷,財物得失他不以為然,利害得失也影響不了他,感情也不能左右他。文摯仔細觀察他一會,忽然驚喜地說:“你的方寸之地已經空虛,你是聖人了。”
典故
借指心。
《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 “庶(徐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 ‘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 ” 參見:○方寸地
近義詞 方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