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阿諛逢迎
拚音 ē yú féng yíng
解釋 阿諛:用言語恭維別人;逢迎:迎合別人的心意。奉承,拍馬,討好別人。
出處 《二程全書·伊川易傳一》:“周之與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諛奉迎求其比己也。”
例子 其時京師有一流棍,名叫李光,專一阿諛逢迎,諂事令孜。(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
語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用於討好拍馬
典故
曲意諂媚迎合他人。
明.吾丘瑞《運甓記.斬鳳贖罪》:“自家追隨王處仲這幾年,專一承顏順旨,阿諛逢迎,終日勸他行事。指望他做個皇帝,我就是開國元勳。”亦作“阿諛奉承”。
《醉醒石》八回:“他卻小器易盈,況且是個小人,在人前不過一味阿諛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