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度德量力
拚音 duó dé liàng lì
解釋 度:估量;德:德行。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夠服人,估計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夠勝任。
出處 《左傳·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例子 又想:“倘或被他二人一個不留神,誤碰一下子,恐怕吃不住。”便自己度德量力,退了下來。(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
語法 作謂語、賓語;指量力而行
典故
度:衡量,計算。
謂估量自己的德行和能力。
《左傳.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唐.陳子昂《申宗人冤獄書》:“頃者至忠,而今受賂,固知不免此禍,不能度德量力。貪榮昧進,以訟受服。”《官場現形記》三一回:“〔羊統領〕又想:‘倘或被他二人一個不留神,誤碰一下子,恐怕吃不住。’便自己度德量力,退了下來。”
近義詞 量力而行
英語 estimate one's own moral and material str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