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斷鶴續鳧
拚音 duàn hè xù fú
解釋 斷:截斷;續:接;鳧:野鴨。截斷鶴的長腿去接續野鴨的短腿。比喻行事違反自然規律。
出處 《莊子·駢拇》:“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例子 斷鶴續鳧,嬌作者妄;移花接木,創始者奇。(清·蒲鬆齡《聊齋誌異·陸判》)
語法 作謂語、定語;比喻行事違反自然規律
故事 傳說古代有個愚蠢而善良的人看到郊外一群群野鴨子和白鶴在水裏啄食嬉戲。他發現鶴腿長,野鴨的腳杆很短。他想這樣一起走路不路不方便,就把他們捉來,砍下鶴的一截腿杆接到野鴨的腳上,這樣他們都不能走路了
典故
《莊子.駢拇》:“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後因以“斷鶴續鳧”比喻強行做違反規律的蠢事。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陸判》:“斷鶴續鳧,矯作者妄;移花接木,創始者奇。”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二分冊十六章:“真理無差,而凡夫斷鶴續鳧者以求通達,是皆迷之為患也。”
近義詞 揠苗助長
英語 try to shorten the neck of a crane and leugthen that of an o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