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
jǔ zhǐ zì ruò
解釋
自若:象原來的樣子。舉動不失常態。形容臨事鎮定,舉動不失常態。
出處
《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將發,與諸將宴集,命取水,忽變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舉止自若。”
例子
遇到很大的變故他都能~。
語法
作謂語;指人處事鎮靜
典故
主謂 舉動很自然。
形容遇事鎮定自若,舉動輕鬆正常。
《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將發,與諸將宴集,命取水忽變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褒義。
多用於寫人遇事沉著自然方麵。
→從容不迫 ↔驚慌失措
近義詞
舉止自如 , 鎮定自若
反義詞
驚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