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鬼哭神號
拚音 guǐ kū shén hào
解釋 ①形容哭叫悲慘淒厲。②形容聲音大而雜亂,令人驚恐。
出處 元·楊暹《西遊記》第三本第九出:“則聽得鬼哭神號,休猜做三唱《陽關》出霸橋。”
例子
那浪掀天括地,鬼哭神號,驚怕殺人。
★《古今小說·楊謙之客舫遇俠僧》
語法 作定語、狀語;指大聲哭叫
典故
神鬼俱哭。
形容哭聲淒厲,氣象陰森恐怖。
《水滸傳》八九回:“是夜雷車火起,空中霹靂交加,端的是殺得星移鬥轉,日月無光,鬼哭神號,人兵撩亂。”清.李玉《一捧雪.代戮》:“看雲寒日慘,鬼哭神號。”《痛史》一三回:“你看前兩天那種搜索的樣子,隻就我們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經是鬧得雞飛狗走,鬼哭神號。”亦作“鬼哭神嚎”。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隻聽得一陣風過處,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見五指。”《野叟曝言》六六回:“登時滿街市中雪片逃跑,俱說倭子殺來。愚民不知,竟有攜妻挈子,出城逃避的。到得官府知道,閉城禁約,便紛紛的跳城頭,鑽水關,跌死溺死,不知其數,鬼哭神嚎,滿城雪亂。”亦作“神嚎鬼哭”。
元.無名氏《馬陵道》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霧慘雲昏,白日為幽。”亦作“神號鬼哭”。
元.無名氏《盆兒鬼》二折:“我在這瓦窯居住,做些本分生涯,何曾明火執仗,無非赤手求財。有何神號鬼哭,怕甚上命官差。”《水滸傳》六六回:“此時北京城內百姓黎民,一個個鼠竄狼奔,一家家神號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