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打恭作揖
拚音 dǎ gōng zuò yī
解釋 舊時禮節,彎身抱拳,上下擺動,表示恭敬。
出處 明·李贄《因記往事》:“嗟乎!平居無事,隻解打恭作揖,終日匡坐,同於泥塑。”
例子
寶玉見他這樣,還認作是昨日中晌的事,那知晚間的這段公案,還打恭作揖的。
★《紅樓夢》第二七回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賓語;用於交往
典故
舊時禮節,彎身抱拳,上下擺動,表示恭敬。
明 李贄《因記往事》:“嗟乎!平居無事,隻解打恭作揖,終日匡坐,同於泥塑。”《紅樓夢》第二七回:“寶玉見他這樣,還認作是昨日中晌的事,那知晚間的這段公案,還打恭作揖的。”亦作“打拱作揖”、“打躬作揖”。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阿叔道:‘好呀!老二回來了?穿的恁厚厚敦敦的棉襖!又在外邊學得恁知禮,會打躬作揖!’”孔厥 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大老鴰嚇得直不起腰,打躬作揖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