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層出疊見
拚音 céng chū dié jiàn
解釋 指接連不斷地多次出現。
出處 清·紀昀《目錄後校記》:“今以《永樂大典》所引,各按水名,逐條參校,非惟字句之訛,層出疊見,其中脫簡,有自數十字至四百餘字者。”
例子 非堆字句之訛,~,其中脫簡,有自數十至四百餘字者。 清·紀昀《目錄校後記》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事物等
典故
層、疊:重複多次。
接連不斷地多次出現。
唐.韓愈《貞曜先生墓誌》:“神施鬼設,間見層出。”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場題犯諱》:“蓋上是時方修祈年永命故事,臣下爭進諛詞以求媚,故至誠無息一章,層出疊見,初不計及禦名上一字也。”亦作“層見疊出”。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攜了此妾下湖,淺斟低唱,觥籌交舉,滿桌擺設酒器,多是些金銀異巧式樣,層見疊出。”清.劉熙載《藝概.文概》:“柳文如奇峰異嶂,層見疊出。”茅盾《子夜》五:“正和上海本埠層見疊出的綁票一樣,人們的眼光在新聞上瞥了一下以後,心裏隻浮起個‘又來了’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