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柏舟之誓
拚音 bǎi zhōu zhī shì
解釋 指婦女喪夫後守節不嫁。亦作“柏舟之節”。
出處 《詩·鄘風·柏舟序》:“《柏舟》,共薑自誓也。衛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故作是詩以絕之。”
例子
青鬆摧折,哀斷女蘿之心;丹節孤高,
終守柏舟之誓。
★唐陳子昂《唐故袁州參軍李府君妻張氏墓誌銘》
語法 作賓語;用於婦女
故事 春秋時期,衛世子共伯夫婦感情十分恩愛,曾經山盟海誓他們的愛情至死不變。後來共伯去世,其父母想要他妻子共薑改嫁。共薑堅決不答應,就做一首詩《柏舟》來證明他們的愛情,讓其父母打消這個念頭
典故
源見“柏舟”。
指婦女喪夫不再嫁的誓願。
唐 陳子昂《唐故袁州參軍李府君妻張氏墓誌銘》:“青鬆摧斷,哀斷女蘿之心;丹節孤高,終守柏舟之誓。”
近義詞 柏舟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