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招權納賄
拚音 zhāo quán nà huì
解釋 招權:弄權,攬權;納賄:接受賄賂。抓權力,受賄賂。
出處 《漢書·季布傳》:“辯士曹丘生數招權顧金錢。”
例子 他父子濟惡,招權納賄,賣官鬻爵。(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四十卷)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人貪財
典故
竊弄職權,收受賄賂。
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臣寮雷孝友上言》:“〔蘇師旦〕既為侂胄所親信,遂招權納賄,其門如市。”明.李昌祺《剪燈餘話.何思明遊酆都錄》:“而招權納賄,欺世盜名,或於任所陽為廉潔,而陰受苞苴。”《明史.楊善傳》:“氣勢煊赫,招權納賄,亨輩嫉而間之,以是漸疏外。”亦作“招權納賂”。
《元史.樸不花傳》:“不花驕恣無上,招權納賂,奔競之徒,皆出其門,駸駸有趙高、張讓、田令孜之風。”亦作“招權納賕”。
《明史.石亨傳》:“因劾亨招權納賕,肆行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