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斬草除根
拚音 zhǎn cǎo chú gēn
解釋 除草時要連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長。比喻除去禍根,以免後患。
出處 《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北齊·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例子 斬草除根,萌芽不發;斬草若不除根,春至萌芽再發。(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七)
語法 作謂語、賓語;指徹底成事
歇後語 園地裏挖白菜
故事 隱公六年,衛國與陳國聯合伐鄭,鄭莊公請求陳桓公講和,陳桓公不答應。兩年後,鄭國強大起來,派兵侵襲陳國,大敗陳軍,鄰國坐視不救,紛紛議論這是陳國自討苦吃,長期做惡的報應,對待惡事應該斬草除根,才能消除後患
比喻除去禍根,以免後患。
公元前717年,陳桓公因拒絕鄭國和好之請而在兩國戰爭中打了敗仗。
左丘明在評論這一曆史事件時征引史家周任的話說:治理國家的人,見到惡,就要象農夫除草一樣,挖掉它的老根,不要使它再生長。
【出典】:《左傳·隱公六年》:“周任有言曰:‘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
【例句】:北齊·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羅貫中《三國演義》2回:“袁紹曰:‘若不斬草除根,必為喪身之本。’”
英語 cut the weeds and dig up the roots
日語 草(くさ)を根(ね)こそぎにする,禍根(かこん)をたつ
法語 supprimer totalcment,radicalement
德語 Das Unkraut muβ mit der Wurzel ausgerottet wer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