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再造之恩
拚音 zài zào zhī ēn
解釋 再造:再生。象救了自己性命那樣大的恩德。
出處 《宋書·王僧達傳》:“再造之恩,不可妄屬。”
例子 再造之恩,恨無所報。(清·蒲鬆齡《聊齋誌異·西湖主》)
語法 作主語、賓語;指恩情
典故
再造:再生。
形容恩惠極大,好比是給了第二次生命。
又叫“恩同再造”。
王僧達,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少好學,善屬文。
劉宋時曆任宣城、吳郡太守,尚書右仆射之職,自恃才高,欲為宰相,為孝武帝劉駿借故下獄賜死。
孝武帝孝建三年(公元456年),王僧達被任為太常,十分不悅,不久便上表辭職。
表中說:“我自知才能平庸,又染病數年,願辭官歸隱。近年來,我累犯刑禁,陛下卻屢為寬免。我常在內心考慮,又去詢問親人,認為天地施仁德於人也不圖回報,陛下再造之恩,卻不可以妄加委棄。……希望陛下能答應我的請求。”
【出典】:《宋書》卷75《王僧達傳》1957頁:“內慮於己,外訪於親,以為天地之仁,施不期報,再造之恩,不可妄屬。”
【例句】:清·蒲鬆齡《聊齋誌異·西湖主》:“生茫然不解其故。妃曰:‘再造之恩,恨無所報。’”
近義詞 再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