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飲醇自醉
拚音 yǐn chún zì zuì
解釋 醇:濃酒。比喻與寬厚人交,不覺心醉。
出處 《三國誌·吳書·周瑜傳》裴鬆之注引《江表傳》:“與周公謹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語法 作謂語、賓語;指人際關係
典故
醇:濃鬱的酒。
喝味道純厚的酒,不知不覺就喝醉了。
吳軍統帥周瑜(事跡見前“升堂拜母”條)為人性情溫厚,謙虛恭敬。
時老將程普以自己年長資深,多次淩侮周瑜。
周瑜卻折節相待,始終不計較。
程普深受感動,對別人說:“和周公瑾交往,好比喝酒味濃鬱的酒,不知不覺就醉了。”
【出典】:《三國誌·吳書·周瑜傳》裴鬆之注引《江表傳》卷54第1265頁:“普頗以年長,數淩侮瑜。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