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字褒貶
拚音 yī zì bāo biǎn
解釋 褒:讚揚,誇獎;貶:給予不好的評價。一個字的褒揚或貶斥。泛指記事論人,用字措辭嚴謹有分寸。
出處 晉·杜預《左傳序》:“春秋雖以一字為褒貶,然皆須數句以成言。” 一字褒貶的故事
例子 又不得效薄技於前,以希一字之褒貶。 唐·柳宗元《上揚州李吉甫相公獻所著文啟》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作文用字措辭嚴謹有分寸
典故
晉 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春秋》雖以一字為褒貶,然皆須數字以成言。”孔穎達疏:“《莊二十五年》:‘陳侯使女叔來聘。’傳曰:‘嘉之,故不名。’《僖二十五年》:‘衛侯 毀滅邢。’傳曰:‘同姓也,故名。’褒則書字,貶則稱名,褒貶在於一字。”原謂《春秋》筆法嚴謹,一字即寓褒貶之意。
後亦泛指論人議事用詞嚴謹而有分寸。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征聖》:“故《春秋》以一字為褒貶。”唐 柳宗元《上揚州李吉甫相公獻所著文啟》:“又不得獻薄技於前,以希一字之褒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