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學而不厭
拚音 xué ér bù yàn
解釋 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出處 《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例子 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人好學
典故
厭:滿足。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
形容勤奮好學。
《論語.述而》:“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宋.陸九淵《與邵叔誼書》:“夫子之聖,自以少賤而多能,然稼不如老農,圃不如老圃,雖其老於論道,亦曰學而不厭,啟助之益,需於後學。”
近義詞 手不釋卷 , 虛心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