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心悅誠服
拚音 xīn yuè chéng fú
解釋 悅:愉快,高興;誠:硬實。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心地服氣或服從。
出處 《孟子·公孫醜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例子 小弟若在兩位才女跟前稱了晚生,不但毫不委曲,並且心悅誠服。(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三回)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真心順從
故事 戰國時期,孟子到各地去遊說他的仁道,有人說靠武力照樣可以稱霸,根本用不上講仁道。孟子說:“靠武力稱霸必須要以國富民強為基礎,是武力壓服而非心悅誠服,而以仁道稱霸,則可以讓人心悅誠服,使國力強大。”
泛指使人從內心裏高興和佩服。
孟子說,靠自己實力並假托仁義之名討伐別人,可以稱霸於諸侯,這種稱霸的人一定要有個實力雄厚的大國作基礎。
靠自己的高尚道德推行仁政的人可以實行王道,使天下歸服。
實行王道不一定要國家大,力量強,商湯最初的地盤不過七十裏,周文王隻有百裏。
倚仗勢力征服別人,別人並不是從心裏佩服,隻是力量不足的緣故。
依靠德行使人歸服,別人是心服口服,就象孔子門下七十二賢拜服孔子一樣。
《詩經》說,從西到東,從南到北,無不心悅誠服。
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出典】:《孟子·公孫醜》上:“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裏,文王以百裏。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雲: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
【例句】:宋·陳亮《龍川集》19《與王丞相淮書》:“獨亮之於門下,心悅誠服而未嚐自言,丞相亦不得而知之。”
反義詞 口服心不服
英語 be completely convinced
日語 喜(よろこ)んで心服(しんぷく)する
法語 se soumettre de bon gré
德語 von etwas hundertprozentig überzeugt s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