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心驚膽戰
拚音 xīn jīng dǎn zhàn
解釋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處 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驚膽戰,索陪著笑臉兒褪後趨前。”
例子 霎時間,森林裏傳來讓人~的吼聲。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三章
語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人極度驚懼恐慌
歇後語 大雪天過獨木橋
典故
形容極度驚恐。
元 關漢卿《魯齋郎》第一折:“我恰便似履深淵,把不定心驚膽戰,有這場死罪愆。”魯迅《華蓋集續編.記談話》:“現在一提到俄國,似乎就使人心驚膽戰。但是,這是大可以不必的。”亦作“心驚膽顫”。
《秦並六國平話》卷上:“王翦見李牧歸城不出,持兵克日攻城。城前發喊,驚得趙王心驚膽顫,文武諸將倉皇無計。”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三章:“霎時間,森林裏傳來讓人心驚膽顫的吼聲。”
近義詞 提心吊膽
英語 prostrate with fear
日語 恐(おそ)れおののく
法語 saisi d'effr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