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汙泥濁水
拚音 wū ní zhuó shuǐ
解釋 比喻一切落後、腐朽和反動的東西。
出處 三國·魏·曹植《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例子 他決心痛改前非,用勞動的汗水洗刷身上的汙泥濁水。
語法 作謂語、賓語;指腐朽和反動的東西
典故
汙穢的泥,渾濁的水。
三國魏.曹植《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後以“汙泥濁水”比喻一切落後、腐朽或汙穢的東西。
毛澤東《在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上的講話》:“迅速地蕩滌反動政府留下的汙泥濁水,治好戰爭的創傷,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強盛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
近義詞 殘渣餘孽
反義詞 清澈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