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赤舌燒城
拚音 chì shé shāo chéng
解釋 赤:火紅色。赤舌如火,足以燒城。比喻毀謗或挑拔離間的話非常傷害人。
出處 漢·揚雄《太玄經·幹》:“赤舌燒城,吐水於瓶。”
例子 ~,猶眾口爍金之意。小人架辭誣害君子,其舌赤若火,勢欲燒城。 清·陳本禮《太玄闡秘》
語法 作謂語、定語;比喻讒言危害很大
典故
漢揚雄《太玄.幹》:“赤舌燒城,吐水於餅。”陳本禮《太玄闡秘》一:“赤舌燒城,猶眾口爍金之意。小人架辭誣害君子,其舌赤若火,勢欲燒城。”後因以“赤舌燒城”比喻讒言為害極其嚴重。
林紓《祭周如皋文》:“嗚呼!有清之羸兮,赤舌燒城;陰趯陽湛兮,讒如沸羹。”
近義詞 赤口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