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懲羹吹齏
拚音 chéng gēng chuī jī
解釋 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湯;齏:細切的冷食肉菜。被熱湯燙過嘴,吃冷食時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過教訓,遇事過分小心。
出處 戰國·楚·屈原《九章·惜誦》:“懲於羹者而吹齏兮,何不變此誌也。”
例子 懲羹吹齏豈其非,亡羊補牢理所宜。(宋·陸遊《秋興》詩)
語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比喻做事過分小心
典故
《楚辭.九章.惜誦》:“懲於羹者而吹齏兮,何不變此誌也?”謂人被羹(滾湯)燙過,以後吃齏(冷菜)也要吹一下。
後因以“懲羹吹齏”比喻戒懼過甚。
《晉書.汝南王亮等傳序》:“漢祖勃興,爰革斯弊。於是分王子弟,列建功臣……然而矯枉過直,懲羹吹齏,土地分疆,逾越往古。”清 夏燮《中西紀事.互市檔案》:“然則閉關之議可行乎?曰:懲羹吹齏,因噎廢食之見也。”
近義詞 懲羹吹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