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成敗利鈍
拚音 chéng bài lì dùn
解釋 利:鋒利,引伸為順利、成功。印:不鋒利,引伸為挫折。成功或失敗,順利或不順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種情況或結果。
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例子 成敗利鈍,在此一舉。(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三十三回)
語法 作主語、賓語;向做事的人說明利害關係
典故
利:鋒利,引申為順利或成功。
鈍:刀鋒不快,引申為挫折或失敗。
指成功與失敗,順利與挫折。
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明.無名氏《鳴鳳記.楊公劾奸》:“正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敗利鈍,豈能逆睹?”明.焦竑《玉堂叢語.行誼》:“人之毀譽欣戚,事之成敗利鈍,己之死生禍福,皆所不顧也。”
近義詞 成敗得失